俗话说,“夏尽秋分日,春生冬至时”。冬至,既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同时也意味着过了冬至这一天,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冬至的由来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冬至的习俗
1.吃饺子
在我国北方许多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有谚语云“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冬至这天,人们以食取暖,以食治病,除了饺子,还有馄饨、赤豆粥、羊肉等食物也是不同地区的冬至节令食品。
2.吃汤圆
吃汤圆是冬至的传统习俗,寓意“冬至圆”,在江南尤为盛行。“汤圆”是冬至必备的食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
3.“画九”
所谓的画九,实则是冬至后计算春暖日期的图。明代《帝京景物略》载:“冬至日,画素梅一枝,为瓣八十有一。日染一瓣,瓣尽而九九出,则春深矣,曰九九消寒图”。“九九消寒图”有三种图式,分别为文字、圆圈、梅花三种。
4.吃烧腊与姜饭
南方一些地方在冬至日要吃烧腊,冬至这天,晒制好的烧腊就成为两广餐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美味,寓意加菜添岁。冬至日,吴川人素有冬至“吃姜饭”的习俗。
冬至为何要吃饺子
据说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张仲景是南阳西鄂人,他着《伤寒杂病论》,集医家之大成,祛寒娇耳汤被历代医者奉为经典。张仲景有名言:“进则救世,退则救民;不能为良相亦当为良医。”
东汉时他曾任长沙太守,访病施药,大堂行医。后毅然辞官回乡,为乡邻治病。其返乡之时,正是冬季。他看到白河两岸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便让其弟子在南阳东关搭起医棚,支起大锅,在冬至那天舍“娇耳”医治冻疮。他把羊肉和一些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将羊肉、药物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每人两只“娇耳”一大碗肉汤。人们吃了“娇耳”,喝了“祛寒汤”,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也叫“饺子”或“扁食”。
冬至时节要预防四类疾病
1.心脑血管疾病:寒冷刺激会使人交感神经异常兴奋,造成心脏收缩力增强,导致血压不稳,引起急性并发病。
建议:高血压患者在冬天更要坚持服药,按时监测血压。老年人最好随身携带硝酸甘油、速效救心丸等药物,如果连续几天都感觉乏力、头晕、胸部不适,最好及时就医。
2.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疾病:老人、吸烟者、患有慢性病和免疫力低的人冬天都易发作慢性支气管炎,严重的可能会导致肺气肿或肺心病,寒冷刺激也容易诱发哮喘。
建议:患有此类疾病的人群要按医嘱吃药,还要注意保暖,少吃辛辣的食物,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和蔬菜。
3.流感:流感的最大危害是引发并发症,加重潜在的疾病,如心肺疾患,而老年人以及患有各种慢性病的人得了流感后,容易出现更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可能致死。
建议:流感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到人多的地方最好戴口罩,注意卫生,勤洗手,还要及时接种流感疫苗。
4.摔伤:下雪天容易骨折、摔伤,其中,绝大部分为老年人。不要小看摔倒,我国每年约有4000万65岁以上的老人跌倒,每万人中有8位老人因跌倒死亡。
建议:老年人在降雪天气应减少出门频次,必须出门时最好有人陪同;当路面出现结冰,行走时尽可能迈小碎步,让双脚平摊身体的重量;膝盖至臀部的股骨是老人的致命点,一旦滑倒,可用双手支撑一下;摔倒后不要急于起身,应先检查哪个部位摔伤了;如果感觉到腰疼,千万不要乱动,要尽快拨打120急救电话。
冬至时节饮食应该做出哪些改变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至是“冬令进补”的最佳时节,冬至时节如果能进行正确调养,有助于提升机体抗病能力。
1.适当增加高蛋白质食物摄入
比如畜禽肉、鱼肉和鸡蛋等。蛋白质所含能量的30%会变成热量从体表发散出来,而碳水化合物所含能量仅有5%~6%作为热量散失,脂肪则是4%~5%。
2.饭前喝碗热粥、热汤
寒冷的气温下,喝上一碗热乎乎的粥,不但会让身体立刻感到温暖,还能暖肠胃、唤醒消化系统,促进食欲。尤其是杂粮粥还能帮助补充B族维生素和钾等多种营养素。
3.适度食用坚果
坚果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E、B族维生素,以及铁、锌、钙等矿物质,还有一定量的蛋白质,都能帮助人们抵抗寒冷。坚果的营养素密度较高,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冬天食物种类相对较少的缺陷。因此,天冷的时候,不妨把饼干、点心等零食换成坚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