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星辰的辰到底是指什么?
日月星辰四个字大家非常熟悉,平时也经常用到,把它们四个字组在一起表达语义的时候没觉得有什么不妥。不过,但凡有点较真的人往深点仔细一推敲,好像总觉得有那么一点点的别扭或莫名。
按照中文的造词和使用习性,日月星辰应该是一个并列词组,四个字分别表述的应该是同类并列的事物,日月星好说,但辰又是什么东东呢?平常我们会说星辰,似乎表达的意思:星就是辰,辰就是星。如果是这样的话,这四个字的词组就不符合正常的习惯逻辑,显得重复多余了。
有人解释辰的意思是时辰的意思,就是古人一天分十二时辰,辰即是这十二个时间段的统称。但是,这种解释还是不符合并列词组这个整体规则不是?其他三者是有具体指代的物,而辰却是指时间,不同类别啊!
其实,中国汉字表达的意思,经常一字多意,这常常和使用场景相关。即便如此,同一个字在不同场景意思不同,但往往其内涵却多半具有相关性,或说关联性。其意思的关联性,与使用传统、历史沿习有关,后人如果出现理解偏差,多半是某一特定传统沿习断绝时间较久有关。好比对“星辰”这两个字的理解,现代人基本把两个字等同一个意思了。古代星是星,辰是辰,二者是有区别的。
对于日月星辰,日月就不用解释了,星在古代是特指那些除日月外,在夜空中比较明亮,且在不同时间或季节其如日月一样有运行或观测位置明显变动,而又周而复始的星星,它们一般都是单个的,有自己名字命名的星星。比如紫薇星(北极星)、北斗七星(实为九星,各自有名)、五行星(金木水火土星)等。
辰确实和时辰有关,它基本上是一个泛称,是古人把黄道十二等分,也即黄道十二宫,在这十二宫边缘观测不到有什么运行轨迹规律或位置变化的星星笼统称为辰,只能有集体的命名,没有个体名字的星星。黄道十二宫可以对应十二地支,十二地支对应时间,所以,辰和时间即时辰有关联性。
辰和宿基本相当,只是区域划分有些不同,古代黄道外侧划分二十八宿,宿是区域集体(星团)统称,辰是指其中一个一个的星星。所以《千字文》有云: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
日月星辰,星是可以观测到运行规律且有名字的星星,辰是指离得远,观测不到运行规律,位置几乎不动,也没有单个命名的星星,星和辰是有区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