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字理由怎么写(改名的原因)

1.为什么要改名?

实际上有一次创造新号的经历,那是被动的,因为以前的号被封了,号的名字一样但头像不一样,也不知道有没有读者是从AC娘头像的时期看到现在的。

以前是想不通的,自己又没有得罪什么人,怎么遭无差别举报,后来发现有可能是利用知乎举报机制不健全,让那些自媒体大佬去其他平台的一种手段。

以前的知乎对创作者的保护几乎没有,不过现在有创作者保护机制。

这一次是主动更名,原因在于韩亦忱比香酥辣更加具有真实性,而且读者喊作者这个名字也没有错,因为现实生活中也能叫这个。

我又想起香酥辣这个名字还吸引了几个看餐饮的,问我这个辣椒怎么做?这种特色的辣椒是其他地区没有,一种是黑色的辣度高细长干炸辣椒,还有一种是红色粗辣度低的辣椒,所以这个网民还有误导作用。

所以说改名还能避免一下这种事情的发生。

而且还是觉得改名之后,其他平台的粉丝数在增加,运气变好了,也能抓住一两个热点写文章了,不是我的水平不行,是抓热点的能力不行。

最近我的家乡贵州省的农村超级联赛,的确带动了消费,我发现贵州饮食的辣度是由蘸水控制的,四川饮食是由锅底控制的,实际上贵州的小吃比较有地域特点(折耳根加必要的辣椒形成了小吃的底味),火锅还是比较符合大多数人的口味的。

去了黔东南还可以顺便看一看建筑奇迹的独山县,黑红也是红嘛,淄博是政府服务水平的差距导致的爆火,那么村超就是大众对业余体育的需求,业余体育联赛的发展也能使得体育事业的发展更好,职业球员的后路也会有更多可能,业余联赛也不一定要官方控制,民众喜欢自然会支撑活动继续下去,不喜欢就会使得活动减少,再创造一个足协主席一份贪污多少钱的足协了。

2.为什么想要聊聊以前的事情?

我在知乎上2019年写的文章被评价到虽然观点不认同,但是还是写的有水平。

如果2019年的我看到这个一定会很自豪的,现在的我就觉得以前写的文章太水了。

毕业前我一周能写出2000字左右的文章都算可以了,现在我觉得字数太少的时候,最后一看也到了3500字以上,不得不说现在看我以前写的文章有一股浪漫的幻想与信息密度不高的感觉。

现在看我文章的读者来说,没有一定量的消息与思考能力是看不懂我写的东西,当然记忆力好也可以。

不过群友还是读懂了我的文章,我最新的这篇文章在群里的反馈是收割现在开始,而且我在知乎相关问题上几乎没有看到提到蛋壳公司的回答,房产出租行业不提蛋壳就很没有记性。

这个事情在我看来是互联网特质的两个体现,第一个体现就是互联网记性不太好,毕竟每天这么大量的信息灌入,很难有记忆太深的东西,我对这个有记忆,是因为深圳租房再加上韩国出现的全租房暴雷,租房加暴雷让我想起了蛋壳。

我还记得暴雷的时候是冬天,有些房东心善还让租房者住几天找房子租,缓冲一下时间,可是有一些房东就没有那么好说话了,也有疫情对企业现金流产生负面影响,这种迅速发展的企业一旦丧失资金来源,停下扩张脚步,就是利润下降,甚至再短时间内破产。

2020的时候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不大,大家还觉得疫情也会很快过去,就业形势也没有这么差,还有信心,地方政府的现金流也没有那么紧张,泛体制内还是能支撑消费,叠加国外产能大量减少的减少,推出房地产的三道红线与教培禁令,减少教育与住房在居民负债中的比重,优化经济结构,也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我觉着这些年轻人很可怜,因为这些年轻人的租房款是由贷款支撑的,贷款支撑的产品(服务)价格是远远高于存款,因此蛋壳公寓才能给予房东高于市场价的房租,这家公司才能如此迅猛的发展。

最后的一地鸡毛与韩国有什么不同,这些年轻人没有地方住,还得还银行的贷款,所以我看那些嘲讽韩国金融非常大胆的人士在看烂尾楼与蛋壳公寓事情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我知道有些读者可能觉得作者太跳跃了,韩国的事情跟中国也没有共同点啊。

蛋壳公寓实际上提供银行贷款的方便渠道,年轻人面对高额房租的时候也有支付能力,这些年轻人的房租贷款能让房租公司获得大量的现金流,这些现金流一是用作房产使用权的增加(租聘或者购买更多的房产),而是作用于贷款的抵押获得更多的现金用于继续扩张,企业利润达到最大化。

个人没有那么大的租房收入,并且这种收入不稳定,所以能支撑的贷款数目远远低于公司的贷款上限,二房东不是目的,二房东手中的租房现金流才是目的。

我上一篇文章的标题,房租贷款化,就是指以大量房租会变成贷款的抵押,而贷款化房租,是指面向消费者的支撑变为贷款支撑,许多人抱怨房租那是正常反应,提到用这个房租在个人与公司手中的差异才是人才,我看到知乎还是有几个写这个逻辑的。

我提到的银行甚至不需要自己出钱,将租房公司的债务做出债券再发放出去,这是现在时还不是将来时,毕竟建行已经出了了300亿关于房租的ABS贷款了。

所以在证券市场上可以适当购入一些以房租公司为基础的债券,也是一种打新嘛。

金融就是微积分,将消费端复杂,无序,金额小的消费行为通过公司整合为简单,稳定,金额大的现金流,然后这个现金流可以作贷款的抵押,或者将现金流进行微分变成稳定的有一定收益的分红,用这些分红为债券的盈利基础。

基于实际货币(存款与现金流)之上的信用货币(贷款),其比值是远远大于一的,金融行业发达的国家,其有钱也是源于其现金流能支撑几倍的贷款,现金加贷款,你能不有钱吗?

这么看来金融就是白嫖主义贯彻到底,金融还得数学好啊。

我知道这些消息,比如建行行长的经典发言,美国房地产泡沫的大概逻辑,以及蛋壳公寓的暴雷,我对深圳租房的看法比较负面,因为并没有一些有效的手段来阻止蛋壳跑路这种事情的再一次发生。

所以大规模推广这个政策的结果一定会出现类似于蛋壳一样结果,资本追逐利润是本性。

为了增加这个系统的稳定性与减轻房租公司跑路的后果,我建议制定一些法律来规定,这种房屋使用权的售出之后权力的归属问题,比如当租聘公司出现问题之后,房东是否能无缓冲时间的收回房屋使用权,毕竟这些年轻人的权益也受到了损失,可以规定一个合理缓冲时间来降低租聘公司跑路的影响,还有就是对租聘公司的资金的监管,这个监管资金的金额应该是缓冲时间的租金总额,这样才不会又出现租聘公司跑路,然后一些租客玩流浪都市。

毕竟第一次是没有想到,第二次再犯就是失误了,第三次就是低级失误了。

3.回望过去写的文章有什么感悟吗?

一是主观变客观,以前很喜欢写一些想象中的事物,现在更加喜欢分析客观事物,主观视角下,肯定代入情感与立场,会蒙蔽自己的双眼,客观视角下,大脑会思考更多方面的问题。

二是对社会的认知加深了,程序员经常说一句话:祖传的山代码不要乱动,我们社会并不是如同书本上面那么简单的构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运行体系,历史有时候不是一种优势,祖传代码越多,整体效能比越低。

一个具体的人是具有非常多的属性与倾向,同样一个抽象概念是可以与许多人贴合,人与人的客观经历不同,人的主要属性是会发生变化的,难道一个男人一辈子都是儿子身份不会有其他身份,所以一味强调自己的同伴变了的人不是一个看清世界的人。

许多人对现在不满,不过经济好的时候,大多数人受益,所以当经济不行的时候,也就意味着现行体制不能使得大多数的人受益,自然会产生大量的反对派。

被左派大骂的全小将卡卡(韩语的阁下,代指大总统),所执政时期的韩国房价还没有上涨这么快,而从出身来说,一个农民到卡卡,不得不说是一个励志传奇,从家庭方面来看,尽管是赘婿开局(全斗焕的岳父是他的上级),最后也没有朴正熙卡卡那么喜欢大办与小办,所以如何评价全小将阁下,对于身边人来说,肯定是好人,对于光州人来说,就是恶魔了。

英国的脱欧就是典型边缘选票与简单逻辑在选战中战胜体制派,我在《脱欧之战》的时候看到留欧派的政策是请专家讲脱欧之后,经济会在数据上如何如何不好,这些离普通选民生活太远了,在多数公民为了生活奔波,没有大量的时间与经历去了解经济政治外交政策产生的影响。

所以会有专家做专门的解读,我想许多人看完《是,大臣》之后,觉得哈克不强,但是在看完《是,首相》之后觉得哈克成长了,实际上大臣与公务员体系来说不太需要直接面对民众,这个时候就是学历与能力为重,但是成为首相之后,面对媒体就非常有必要了,一个在媒体干过的首相,肯定在应对媒体与面对公众方面做的好。

大臣是首相的潜在竞争者,大臣的声望比首相高,这不是功高盖主是什么?

公务员是一帮学霸与文学家,擅长把简单问题复杂化,但是民众喜欢听这些无用的废话与复杂的话术吗?

没有话题,媒体就不喜欢做相关报道,汉弗莱这个体制内的精英很少直接面对媒体,面对民众,一旦直接面对,就是大雷。

每人一票也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灵丹妙药,你必须为你的选票负责,在没有相应知识储备,人容易被媒体或者少数人引导做出错误选战,如果投票的大多数人并不了解苏格拉底的成就,那么苏格拉底之死就不会结束。

民粹上台的破坏力体现在破坏了旧有体系的运行,但是没有能力建立一个新体系的运行,本来还能运行下去的系统直接崩溃了,而这种崩溃对所有人会产生巨大伤害,网左最大的问题面对过去自己支持系统的崩溃只会一味抱怨客观条件与人心变化,会不会是自己理解的理论与其他人理解有差异,或者现在时代变化使得有一些问题是理论创造者都没有想到的。

三是不想改变世界了,但你明白社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巨大系统,没有人的精力能够支撑社会改造,就需要分工,而不同人对相同事物的看法是不一样,分歧必然存在,为什么欧陆风云游戏中君主制最强,因为玩家知道历史的发展,如果决策能一直做对的话,集权体制优于分权体制,如果遇上一个秦二世,那也只能寄了。

四是什么事情都有代价,但我在大学的时候,看过长鞭理论,对这种大公司病很排斥,后面工作之后觉得,中间环节的必要在于为整个系统增加稳定性,面对卖不出去产品,有中间环节的经济循环,会有大量的缓冲时间用来解决这个问题的政策支持,没有中间环节的经济循环,减少企业本身决策的时间成本的同时也意味着企业生产稳定性受到减弱。